前言:
iOptron CEM25是台體質不錯的赤道儀,尤其在赤經赤緯卡榫未鎖緊時,轉動極其滑順,這對平衡的調整有很大的助益(較敏感),另外獨特的Z字型結構設計,讓它得以有較大的負重,加上又是美國設計阿陸代工,比歐日的精品級赤道儀便宜了許多。以上總總因素讓它很容易成為新手的第一套赤道儀。不過魚與熊掌無法兼得,因為是由阿陸代工,在細節和品管上與歐日競品相比相對劣勢,好在這些都能藉由以下兩項校正來克服,讓它達到應有的性能。但很可惜的,說明書上並未提及這部分,使的新手們容易以為是買到機王而枉費一台好赤道儀,故想將我的經驗分享給大家。第一項校正: 原點校正
這其實是在校正極軸鏡。iOptron有附個APP,它能利用手機的GPS來偵測你的位置,並依據時間,計算出當時北極星須放在極軸鏡視野內的哪個位置,即可使極軸對準天北極。不過這有個前提,這必須是當赤道儀在完美水平面上時,極軸鏡內的中線必須與水平面完全垂直的條件下才成立。所謂的原點校正就是指這個,這是一生一次的校正,只要標記好,以後就不需再做了。Step1: 調整腳架三支腳的高度,使赤道儀的水平氣泡置中。
需要注意的是有視線被馬達遮擋的問題,需要從兩個方向來各別檢視。
檢視左右方向氣泡是否置中 (前後受視角影響先不理) |
檢視前後方向氣泡是否置中 (左右受視角影響先不理) |
Step2: 調整赤經方向,使極望視野內的中線與高樓的中垂線疊合。
使12點至6點方向的中線與高樓的中垂線疊合 |
Step3: 在赤經方向貼上標籤。
我是去"鶴屋"購買透明標籤紙來印 (可下載標籤Word檔) |
Step4: 實作上,將赤經那組線對齊後再來對極軸。
有標籤指引未來在實作上就容易多了。需先是將赤經那組線對齊後,把赤經卡榫鎖緊,再來對極軸。後記:
看到這有沒有很想踢iOptron屁股? 既然阿陸的品管不夠好,擔心會有校正誤差的問題,那為什麼乾脆學Vixen GPD做一個可轉動的刻度盤,讓我們在做完原點校正後,再把刻度盤鎖緊即可,也比較美觀。像這樣讓使用者自行貼標籤的作法真是叫人無言,做個刻度盤也不會增加多少成本啊~~
最近有看到QHYCCD PoleMaster電子極軸鏡已可支援Android手機,如此就能不帶筆電也能使用電子極軸鏡了,看了還蠻心動的,因為這樣連原點校正也可免了,甚至在實際攝星或觀測時,連赤道儀水平都可不用調,直接做一星校正即可,在精度和效率上都有顯著提升。
第二項校正: 重錘桿的角度校正
這其實就是阿陸的品管做得不夠好,導致重錘桿和赤道儀本體可能存在一個誤差角,使的赤道儀無法完美的平衡(當赤經/赤緯的卡榫鬆開後,無論望遠鏡指向何處,皆能靜止不動),這個誤差對追蹤精度會有顯著的影響,尤其是在無導星的天文攝影時。好在,iOptron設計了三個固定螺絲,鬆動後即可調整重錘桿與赤道儀本體的夾角。做這項調整有個前提,在鳩尾板以上不能有導致重心嚴重偏移的物件(ex: 鎖在側邊的尋星鏡)。如果有的話,建議先拆下再做以下校正,這對系統會比較健康。(如要解決尋星鏡偏心的問題,建議還是用偏心重錘比較好,不然乾脆把尋星鏡改裝在望遠鏡正上方)
Step1: 鬆開赤經的卡榫,將望遠鏡轉至赤道儀正上方,此時正是對平衡最靈敏的狀態。
這在檢視望遠鏡在最靈敏的位置時,赤經方向是否仍會旋轉,如果沒有旋轉,代表你的運氣不錯,不須做此校正。
Step2: 鎖緊赤經的卡榫,將A/B處的螺絲鬆開以微調重錘桿的與赤道儀間的夾角。
重點是鎖回A/B處螺絲的順序和方式!必須先鎖緊兩側的A螺絲,然後再慢慢鎖緊B螺絲,記得B螺絲先鎖至7分滿即可,因為最後幾圈會大幅改變重錘桿的夾角。
Step3: B螺絲鎖至7分滿後,鬆開赤經的卡榫,慢慢鎖緊B螺絲並觀察望遠鏡的旋轉情況。
這步就是最後的微調,切記B螺絲一定要慢慢轉,轉至當望遠鏡位在赤道儀正上方時,也不會有赤經方向的旋轉為止。
兩側的A螺絲直接鎖緊,B螺絲先鎖至7分滿即可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